当前位置:耽美小说>高辣小说>签到在亮剑开始> 第47章开辟敌后根据地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47章开辟敌后根据地(2 / 2)

&esp;&esp;从1938年开始,抗日根据地创建了自己的纺织厂、硝皮厂、石油厂、煤矿、印刷厂、造纸厂、面粉厂等工业企业。

&esp;&esp;根据地政府为发展经济,还施行了减税政策,发放低息贷款,鼓励华侨和工商业者到根据地投资建厂,兴办实业。

&esp;&esp;说到这儿,旅长还殷勤地询问,有没有在根据地开办工厂的想法?

&esp;&esp;只要把机器搞进来,土地,厂房,人员,根据地政府都会竭尽可能的协助搞定。

&esp;&esp;“咋的,大旅长也要玩招商引资啊?”

&esp;&esp;袁朗没想到,来到这个年代还有外资待遇。

&esp;&esp;他是一没有需求二没有机器,不然非得开几个矿。

&esp;&esp;不为别的,就是玩儿。

&esp;&esp;一说家里有矿,倍儿有面子。

&esp;&esp;回到正题。

&esp;&esp;抗日根据地在经济建设上的成就,保证了充足的财源,由此也保障了八路军,在抗战前线上的各种军事需要。

&esp;&esp;兵工厂生产的枪械,边区造手榴弹,复装子弹等等,都起到了积极的效果。

&esp;&esp;“告诉你点别人还不知道的数据,过些日子才有可能宣布。”

&esp;&esp;旅长要给袁朗亮亮肌肉,说是八路军近年来统计的数据。

&esp;&esp;到40年,也就是今年。

&esp;&esp;八路军正规部队,由抗战爆发时的4万人,发展到了50万人。

&esp;&esp;八路军共收复县城150座,毙、伤、俘敌伪40万人,抗击日军达47万人。

&esp;&esp;1937年到1940年,中国的大地上,晋察冀,晋冀鲁豫、山东、华中、苏北、华南等19个抗日根据地,

&esp;&esp;如雨后春笋,牢牢地钉在了侵华日军的后方。

&esp;&esp;旅长语重心长的说:“前方的军事胜利,军队的扩张,是建立在根据地经济发展的基础上。

&esp;&esp;没有经济发展,现在的日子会更难熬。”

&esp;&esp;这已经不是暗示,简直就是在明示的。

&esp;&esp;你不是能把坦克也搞进来吗?

&esp;&esp;投资建厂弄一些机器进来,在支援抗战的同时,也能获得一些经济利益。

&esp;&esp;八路军早就停下了在根据地,没收地主土地的行为。而是实行约定较低地租,缓和矛盾。

&esp;&esp;毕竟,一切内部矛盾,在侵略者大举进入的外部矛盾前面,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。

&esp;&esp;“旅长……这需要一个筹划,我考虑考虑吧!”

&esp;&esp;袁朗给了个模棱两可的答案,他心中确实没谱。

&esp;&esp;签到奖励的都是物资,还没见着给机器的。

&esp;&esp;啥时候试一试,有了机器再说。

&esp;&esp;“好饭不怕晚,我们等得起。”

&esp;&esp;当然,旅长也没指望一番话,就把人给说动了,没有拒绝就意味着有希望。

&esp;&esp;一份儿机器名单目录递到了袁朗手中,上面是八路军最稀缺最希望有的各式机器。

&esp;&esp;在意识到袁朗能把坦克从国外搞进来后,八路军总部可是对他给予了很高的期望。

&esp;&esp;“这……”

&esp;&esp;袁朗苦笑不已,我什么时候成了全村的希望?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耽美小说